精准营养,助力疾病防控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健康中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了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特制订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提出“实施临床营养干预”的重要指导方针。2019年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明确列出对肠内营养制剂及各类营养不良等提供营养支持方案考核要求。
营养治疗 节本增效
国家卫计委在2013年12月26日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13)中给出如下定义: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营养与疾病密切相关,临床营养被公认为20世纪八大医学成就之一,科学的临床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改变病人临床结局。营养是一线治疗。“在营养上投入1元,可节约52元。”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和临床营养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主任委员石汉平教授表示,在临床上加强营养治疗不仅没有浪费医疗费用,相反,它是最好的节约医疗费用的医学手段之一。数据显示,中国15种疾病的相关性营养不良死亡为40万人/年,每年直接医疗费用为4470亿人民币。这给病人家庭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石汉平教授提到,营养不良是世界性的问题,英国随机抽查观察营养不良初次诊断后6月内的医疗行为发现,在人均花费上,无营养不良者约750英磅,而营养不良者高达1753英磅。“如果在病人治疗过程中加入了临床营养治疗,即使加上购买营养剂费用后,仍然可节约医疗费用21.6%。”石汉平教授举例: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的最新研究显示,营养治疗每年为脓毒症、胃肠道肿瘤、院内感染、外科并发症及胰腺炎5种疾病患者节约5.8亿美元直接医疗费用:荷兰整个国家社区营养治疗节约医疗费用的比例为18.9%,美国Philipson116万人营养治疗节约医疗费用的比例为21.6%。在二者之间取一个平均数,按20%计算,加强营养治疗约可以为我国节省约11599亿元的直接医疗费用(按照2018年我国总医疗费用57998亿元计算)。
我院老人慢性病及卒中患者,需要康复的患者居多,“营养不足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是普遍存在。比如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时约9.3%-19.2%已经存在营养不足;如痴呆患者晚期进食障碍比例高达85.8%。营养不良反过来又可使原发疾病加重,系统并发症增多,住院时间延长。
营养先行 掷地有声
我院引进的大象营养供应链系统,包括三大部分服务内容:
一、智慧营养供应链,含七大板块:营养处方收费板块,营养供应链板块,营养学术科研板块,营养数据安全板块,医院电子商城板块(含APP)、医院随访板块(含APP)、专家远程会诊板块(含APP)实现了临床营养工作路径全覆盖,零库存,精细化管理,全品种,全过程追溯,符合国际标准。
二、SPD服务体系,为我院提供高效的产品供应、仓储管理、点对点配送、宣教学术、温暖医患及院外延伸六项。
三、PTR管理体系,有智慧管理集成系统、SPD服务(含机器人)商品可视化管理系统、仓库管理平台、供应链Saas平台、产品追溯管理系统。
营养供应链系统的引进使我院实现临床营养工作的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的可控性运营。助力医院在“智慧医院”及“互联互通”评级中加分;在医保DRGS支付模式下,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减少住院时间,节约医保资金支出;通过精准的营养干预,助力慢病防控,支撑快速康复,为医院增加新的盈利点。(了解大象《智慧营养供应链》,请文末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备注“大象”,为您对接。)
接下来我们的工作会以国内临床营养治疗指南共识为依据,通过智慧营养供应链平台井然有序的邀请全国各领域临床营养专家来我院进行线上线下交流指南共识及临床营养诊疗病例分享,提高临床医学营养诊疗水平。未来,我院会有一批临床专家走向全省、全国各地与临床营养专家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促进临床营养工作的全面开展。
图片
精准营养 躬耕践行
展望未来,饮食和医学的现代观点已经引起了营养学研究与实践中的重大转变,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精准医学营养,它具备可提供多维度及动态的营养学建议的可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在带头努力推动精准化营养领域的发展,并将其作为促进营养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最佳策略,以提出能够适用于拥有共同生理、行为或社会文化特征的个人和人群的具有临床意义的饮食解决方案。
鉴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流行,人们的患病风险增加。而且,由于健康和社会差距,患病风险的增加对弱势人群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解决和改善饮食相关的疾病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推动精准化医学营养科学的发展需要关注营养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并通过选择健康食物以外的多方面干预措施来解决与饮食相关的疾病。
精准医学营养与ERAS这两个重大发展方向,未来将有更多的工作要做,需要拿出更完善的证据,需要我们的医学同行不断实践,探索出中国慢性病防控及快速康复的路径。